说起陕西,相信你不仅是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所感叹,更是被其特色的小吃所吸引,陕西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小吃,每一种不同的小吃都能让人充分享受其中的美味,而陕西的特色小吃也成为了各地老百姓家中常会做的,尤其是凉皮和肉夹馍,其实还有一种小吃的做法同样很简单,我们在家便能做,这便是陕西的另一大特色锅盔,又薄又香又脆的锅盔,其中还夹杂了点肉,使得口感特别丰富美味,而自制锅盔的方法也很简单,和面有讲究,调馅要香,这便是成功做出锅盔的要点,下面我便将锅盔的做法详细分享给大家,比买的还要香。
锅盔的做法:
备用食材:面粉300克,水160克,食盐2克,植物油10克,肉馅250克,榨菜100克,五香粉适量,葱姜适量,白糖适量,芝麻油适量;
制作过程:第一步,面粉准备出适量,放入碗中,加上点食盐,再加入10克的植物油,分次少许加入160克的水,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张湿布子,放在一旁松弛一会;
第二步,过程中处理馅料,猪肉先切成块状,然后放入绞肉机中打成肉泥,大葱和生姜分别处理干净后切成细细的末,榨菜也切成细细的末,然后将所有的材料都混合起来;
第三步,加上少许的食盐、五香粉、白糖和芝麻油,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将其搅打均匀,直至上劲,面团差不多松弛半个小时就可以了,移至在案板上,分切成大小适中并且均匀的面剂子;
第四步,然后包入适量的馅料,收口封住即可,依次做好后,用保鲜膜覆盖好,松弛15分钟,然后再用手将其轻轻扯成椭圆形,摆放在事先铺好油纸的烤盘中,然后用擀面杖擀得薄薄的;
第五步,依次做好所有的,并且摆放好,然后在上面撒点芝麻,烤箱事先预热200度,放入锅盔开始烤,差不多20分钟的时间,即可出炉。
小编总结:锅盔作为一种非常经典的特色小吃,在如今大街小巷中随处都可见卖的,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发现,有的地方做的锅盔口感并不是很好,这便也便是很正宗,所以说与其在外面花钱买,还吃不正宗,不如自己亲手做,锅盔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所需要的食材也简单,我们自己在家便可以轻松做出来,将和面和调馅的步骤做好,锅盔便能叫香酥脆口感较美味,比卖的好吃而且还实惠,学会了锅盔的做法不用买着吃了。
烹饪小技巧:
1、和面的时候,水量要少一些,面团稍微硬一点,注意其中加入的植物油和食盐不要省,这样做可以增加面团的延展性,更加易于操作;
2、猪肉最好选择肥少瘦多的,并且最好是剁成特别细腻的肉泥,如果觉得手工剁比较费劲,可以用绞肉机操作,其中的调味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适当做调整,榨菜本身便有咸味,所以加盐的时候需要适量;
3、面团包入馅料后,最好是可以松弛一会,这样更加易于擀面,最后擀好的薄片,稍微有点露馅也没有关系,喜欢焦脆的可以多烤一会,当然了具体的时间还要依照实际的情况来定。
如果你认为锅盔的做法还不错,欢迎收藏起来学着做,或者是分享给更多的人学习!
1337阅读
三国围炉锅盔加盟费
围炉锅盔加盟费
南充锅盔正宗技术配方
正宗重庆锅盔培训
四川江油锅盔西施
荆州锅盔的详细配方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方法:发酵、烙烤 味 型:淡香味,麦香味 原 料:面粉5kg(用水2kg)、碱面30g。
酵面夏季350g,冬季750g,春秋季500g。
1、按季节掌握水温,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头上用木杠压,边折边压,压匀盘到,然后切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和碱水再揉压,视面的软硬程度,如面软可加些干面再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温布盖严盘性。
2、把面块分成每块重约600g的面剂,推擀成直径约22cm,厚3cm的圆形饼,上鏊勤翻转,俗称“三翻六转”,烙得火均匀,皮色微鼓时即熟,周围并有菊花形的毛边。
具体作法是:
面粉十斤,水四斤(水 温要按季节掌握),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 碱面按季节零点五至一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 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 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 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上鏊烙制。
第一鏊是上下火,火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然后进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 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
肉馅锅盔俩种做法,出锅满屋子飘香,外皮焦香酥脆,看的直流口水
盐、五香面或十三香、味精或鸡精、老抽酱油 、葱末、姜末、虾皮、料酒
放入适量的盐,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把盐搅拌的越均匀越好。这是肉馅必须放的调料,注意咸淡适中最好,不要放太多或过少。都不好吃。
放入料酒、老抽酱油等上色的调料。根据肉馅的多少适量加入。然后使劲搅拌均匀即可。
放入适量的五香面和味精(或鸡精)提味,一次不要放太多,均匀的在表面撒上一点儿就行。特别注意味精要少放,吃多了对人体不利。
调料放好了,为了进一步增加香味,可以剁一些葱末和姜末放到肉馅里,搅拌均匀。
想加强营养还可以放些虾皮到肉馅里,它是补钙的最佳食物。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虾皮绞碎掺进肉馅里。
调肉馅时要记好已经放了多少调料,最好不要超过6种调料,否则会串味。另外要一个人调,不要两个人调,那样容易放重调料。
锅盔(英文:guokui),又叫锅魁、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
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
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
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泾阳锅盔.武功县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扶风县锅盔,凤翔县锅盔,西和锅盔。
锅盔的传说:
相传,唐朝时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最初选取中乾县东北25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
梁山风景优美,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京都长安西北80公里,在"八卦"中属于乾位,故将陵墓称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数万名匠人和民工。
当时,有个叫冬娃的小伙子,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乡邻的称赞。
谁料后来父亲因病卧床,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烧菜做饭,天长日久这样干,便练就了一手做饭的烹调技艺。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替父亲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饭食往往不能按时吃,困苦不堪。
有一天,他肚子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会儿,他从盔内取出烙成的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结果吃起酥,闻起香,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钜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也越业越好,样式也有许多种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乾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他们总爱吃乾县的特产--锅盔馍,临走时还要带上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关中锅盔;百度百科-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干馍,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相传武周(唐武则天)时期,官兵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钜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无烹调用具,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
锅盔在陕西是一种直径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的厚烤饼,烤熟后从边缘切开,可夹各种食物,最典型的是夹油泼辣子或辣椒酱。
锅盔是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间小吃,尤其在陕甘宁青地区流传已久。由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 人常说,“乾县有四宝,锅盔、挂面、豆腐脑、茶酥。”
汝州的锅盔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面食,张庄、广育路南口、西关、东关都有很好的摊点。
锅盔的特点是用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里起层、边厚、吸汁,不漏汤。锅盔夹猪头肉是汝州小吃的绝配:将猪头肉大刀切块,夹入刚出锅的锅盔里,热腾腾的面香将肉香烘托到了极致,而肥肉的油腻又被锅盔吸纳化为无形,又香、又酥、又软,吃起来非常过瘾。
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包括荆州,河南,四川和陕西。
1、陕西风格
在陕西,一个果核呈圆形,直径约一英尺长,厚度约一英寸,重约2.5千克。传统上,它是由外婆在她一个月大的时候送给孙子的礼物。它们与biang biang面条一起被认为是“关中八怪”之一。
2、荆州风情
这种风格是将面团(面粉,水,酵母,糖)装满馅料(鸡肉,牛肉,蔬菜)的方法,然后将其放入圆柱形的木炭烤箱中。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锅盔
面粉500g、干酵母7.5g(1.5茶匙)、五香粉1/4茶匙、盐1茶匙稍多、芝麻1大匙、温水300ml。
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继承创新:用此法还可制成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
“锅盔(英文:guokui)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锅盔(英文:guokui)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面粉 (500g)
葱花 (适量)
熟白芝麻 (适量)
十三香 (适量)
花椒粉 (适量)
盐 (适量)
食用油 (适量)
取500g面粉,适量醪糟(发酵的作用),用温水将酵母粉化匀,开始和面第一步,揉匀面团;
将面团放入盆中开始发酵,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将面盆放入37度左右的温水中,水凉了后再加热下,如此重复,1个小时内肯定会发酵好。发酵好的展示一
发酵好的面展示二
取出发酵好的面团置于案板上,撒少许碱,和面一起揉匀,放置15分钟左右,接着将面揉团擀圆,倒少许菜籽油于面上,如图所示
将油充分匀开
给面上依次均匀撒盐、十三香、白胡椒粉、花椒粉、少许白芝麻、小葱花、较多白芝麻即可
将面和料卷起来,盘成接近的圆形如图,并稍微擀圆
电饼铛里倒少许油上下同时加热,油热了之后放入面饼
开始烘烤,上面已有少许淡黄色焦状
继续烘烤至金黄色,整个过程5-10分钟即可
锅盔成品展示:外表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再加上面香、葱香芝麻的香。真的是三个字:香香香!!!
1、发酵面粉时比家常擀面团稍微软一些
2、葱油等料可根据自己喜好撒入其他的酱料
3、正宗的陕西锅盔是不加任何的料,纯面粉烙饼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英文: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锅盔象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锅盔是陕西、甘肃等地流传已久的民间小吃,由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人常说,“乾县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
汝州的锅盔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面食,张庄、广育路南口、西关、东关都有很好的摊点。锅盔的特点是用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里起层、边厚、吸汁,不漏汤。锅盔夹猪头肉是汝州小吃的绝配:将猪头肉大刀切块,夹入刚出锅的锅盔里,热腾腾的面香将肉香烘托到了极致,而肥肉的油腻又被锅馈吸纳化为无形,又香、又酥、又软,吃起来非常过瘾。如果旁边有绿豆浆面条的小摊,您一定要盛上一碗,放上黄豆、韭花、芹菜段,再来点辣椒油,那就齐了!右手边面条晶莹透亮,汤热气袅袅,菜青黄间杂,浆酸诱人;左手执装得满满当当猪头肉的锅盔,即使不饿也会舌下生津了。猪头肉肥而不腻,浆面条汤酸而圆润温胃,虽然是街头小吃,但香可盈双颊,味能浸六腑,可比天上美食。
锅盔家常做法,后面是重点,精确到到克,新手也能成功
锅盔家常做法,后面是重点,精确到到克,新手也能成功
在家里面的市场上,总是能看见卖饼的,葱油饼,酱香饼,烙饼,各种各样的饼都会出现在早市的摊位上,但要数其中的最不同那个寻常的,还是要看那天我发现的体重脆饼,它的饼和其它的饼不一样,它的表面有一层芝麻了,首先扑鼻的就是芝麻的香气,再就是这个饼的外皮是酥的,它和其它的饼不一样,其他的饼都是外面是软的,但是现在它就是酥的,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还有就是它是一种馅饼,里面的肉馅也是多汁美味,它就是锅盔。
锅盔的制作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制作它的关键在于和面功夫的好坏,而和面确实是一个需要经验和练习的事,很多新手都不能掌握面和水的比例,导致很多新手做出来的饼不是水放的太多导致饼太软,要不就是水放的太少导致饼太硬。而好不容易做到一会正好还记不得正确的比例到底是多少,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精确到克的计量吧。
【菜品名称】:鲜肉锅盔
【所需食材】:中筋面粉150g,酵母2g,白砂糖3g,牛奶80毫升,猪肉150g芹菜两根,盐一勺,生抽酱油两勺,老抽半勺,蚝油一勺,五香粉半勺。
【烹饪步骤】:
1、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和面是怎么操作的。我们首先准备好所有我们需要的原料,然后按照面粉150g,酵母2g,白糖3g,牛奶180毫升的比例揉好面团,然后我们的牛奶可以分批次加入,不要一次性全部加入。然后我们盖上保鲜膜先处理醒面,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要忘了,这样可以让面团更加软,好好方便我们在后面几步的时候轻易就可以擀出面饼,还可以在最后收口的时候更容易,不会让肉馅漏出。
2、第二步我们来处理肉馅。首先我们准备瘦肉一块,我不太喜欢吃肥肉,如果能接受肥肉也可以选用比较瘦的五花,但是千万不能选择肥肉多的肉,因为到时候放进烤箱里面的时候肥肉会被烤制出油,可能导致密封不严,最后开口,然后我们用流水清理好肉的表面,洗去血水,然后切成小块,放进料理机当中。
3、然后我们先把芹菜焯一下水,然后一同加入到料理机当中,把它们一起打碎,变成均匀肉馅。
4、然后我们朝一个方向不断搅拌,搅拌至上劲。最后成团。
5、我们在把肉馅道中加入一些葱姜蒜末来提味去腥,然后我们在搅拌均匀。
6、在我们来调整肉馅的味道,首先我们加入自己口味的盐来调整咸度,然后在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增香,放入一勺生抽酱油来调整颜色和增加风味,在加入老抽一点点调整底色,在加入蚝油增香。向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7、我们把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大小随意,没有硬性要求,然后我们再把小面剂子擀成小皮,像包子那样。
8、我们在把肉馅都抱紧皮里面,然后就像包包子那样把肉馅包起来。
9、然后我们把包子擀薄,破了也没有关系。
10、撒上芝麻,烤箱上下火200度,烤十五分钟就好了。
【烹饪总结】:
随心所欲,面馆大点小点都没有关系,多练习就好。
你好朋友,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现在请看下面锅盔的配方和做法
配料:普通面粉(中筋面粉) 400克、新鲜牛肉(或猪肉) 240克、玉米油 20克、白胡椒粉 适量、白糖 适量、玉米油 适量、温水 230克、芝麻 适量、姜 3-4片、小葱 3根、生抽 2小勺匙、料酒 1小勺匙、食盐 1小勺匙、老抽 适量。
1.先将油倒入面粉中再边加水边搅拌,搅成絮状,用手和成一个光滑柔软的面团
2.等面醒发的这段时间里开始准备馅料:
将葱切小段,生姜和牛肉切沫;
将葱、姜、生抽、老抽、料酒、白糖、食盐(根据本人口味自行添加或者减少)、玉米油、白胡椒粉撒入切好的牛肉中,顺时针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腌制10分钟左右(这是为了更好的入味)。
3.将醒发好的面团等分成8个,在双手抹上玉米油,将等分好的面团在手中团到表面全部沾上油,看上去油光发亮的最好!!!盖上保鲜膜继续醒发20分钟(只要表面有油即可,无需将油揉进面里。)
时间一到,取出面团按成扁平,加入肉馅,收口捏实,揉成圆形;
给饼塑形:用手掌
5.拉伸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将烤盘中加入烘焙纸(
烤箱200度,上下火,预热3分钟;
将装有锅盔的烤盘放入烤箱,上下火,烤10分钟左右取出。
锅盔的配方:
1、取一个洗干净的盆,取适量的面粉放入,边加水边搅拌面粉,直到面粉揉成团状,这个时候可以加一些发酵粉,可以让面团发酵得更好。
2、将揉好的面团,擀成面片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一些糖或者盐,再加入一些五香粉和一些食用油,最后将它从底边卷起来。
3、将面片卷起来之后,慢慢的揉搓,让它越来越长。然后将它从一端卷到另一端。
4、用力将面盘压在一起。然后将它擀成片状,在手上蘸一些清水,轻轻的拍在面片上,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一些芝麻,放在油锅里,反复煎炸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小火来煎炸,否则容易烤焦。
吃锅盔有什么好处
吃锅盔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能够迅速的为人体补充能量,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等。
锅盔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陕西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
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谁发明的锅盔?怎么做?锅盔叫做干膜,是陕西省的特色美食,她用小麦粉做成用慢火烘烤里面配有肉馅吃起来外皮酥脆、肉馅鲜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道美食。至于它的发明者,相传是诸葛亮。据说诸葛亮在打仗时考虑到行军做饭实在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于是他在休战时叫人大量地生产了一批圆形的干饼,每人发放几个用作做作战时干粮,这种饼存放时间久、也易携带还十分的管饱。后来这种制作方法流传到了民间,发展到现在成为了锅盔。当时还有人叫这种饼为诸葛饼。锅盖的做法如下: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盐、水、猪肉馅、梅干菜第一步,我们先来准备面皮,放入适量面粉和水,再加上一些盐搅拌均匀。倒入温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搅拌成絮状后,再放入少许的食用油,用手揉成面团再盖上保鲜膜,醒面半小时。
然后准备肉馅,将猪肉剁成馅,加入盐,蚝油,花椒粉等调味。梅干菜提前用水浸泡,清洗干净,再用刀剁成碎,剁好后将梅干菜与肉馅搅拌在一起。然后来做油酥,将食用油浇热倒到少许的面粉上面(比例为1:1),搅拌均匀,做成油酥。
再取出准备好面,分成几个小的面团,然后将一个个面团先擀成一个长方形的薄饼,上面抹一层油酥,再将它卷成圆柱形,再次擀平(这样能够增加饼的层次感)。然后再一次的将饼卷起来,卷起来后,将饼的两头往中间一卷,再一次的让它压成一个薄饼,然后就可以把调制好肉馅包进去了,这个步骤就像包包子一样。包好之后用擀面杖再压平一点烤箱温度调至200至220度提前预热五分钟,将做好的几个面团放在刷好油的烤盘上。按照这个温度烤,20分钟就可以做出来了
锅盔是陕西省的特色美食,相传是诸葛亮发明的。做法如下:需要准备的材料是面粉、油、盐、水、猪肉馅、梅干菜,首先准备面皮,放进适量面粉和水,加上一些盐搅拌。倒入温水,继续搅拌,成絮状后加入食用油,揉成面团后封上保鲜膜,放半小时。接着准备肉馅,将猪肉与梅干菜剁碎,加入盐、蚝油、花椒粉搅拌。然后做油酥,将食用油浇热倒到适量的面粉上面(两者的量一样),搅拌均匀。取出面皮,分成小面团,擀成长方形,涂一层油酥,卷成圆柱形,将饼两头往中间卷,再次压成饼,把调好的肉馅包进去。提前预热烤箱,调温度至200度,将做好的面团放在刷好油的烤盘上,烤20分钟。锅盔就做好了。
锅盔是陕西美食,相传是由秦朝打仗的士兵发明的,他们把面团放进头盔里然后用火烤制,就形成了今天锅盔的雏形。
诸葛亮发明的。把面粉揉软,然后涂上猪油后再折叠,再涂一层猪油,开始煎制酥脆。
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将馅放进擀好的面皮里,然后压扁,放进去了油里过一下即可。